江上吟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47-249 . 2、 徐永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57-259 .
木兰之枻(yì)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木兰:即辛夷,香木名。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沙棠:木名。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 美酒樽(zūn)中置千斛(hú),载妓随波任去留。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时十斗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极多。妓:歌舞的女子。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黄鹤山上,下临江汉。旧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过此,因而得名。一说是费文祎乘黄鹤登仙,曾在此休息,故名。海客:海边的人。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xiè)空山丘。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大诗人,著有《离骚》《天问》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楼台亭阁。楚灵王有章华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奢著名。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líng)沧洲。兴酣:诗兴浓烈。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凌:凌驾,高出。沧洲:江海。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水向西北倒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47-249 . 2、 徐永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57-259 .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木兰:即辛夷,香木名。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沙棠:木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其木出昆仑山,人食其实,入水不溺。”木兰枻、沙棠舟,形容船和桨的名贵。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时十斗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极多。妓:歌舞的女子。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黄鹤山上,下临江汉。旧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过此,因而得名。一说是费文祎乘黄鹤登仙,曾在此休息,故名。海客:海边的人。《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大诗人,著有《离骚》《天问》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楼台亭阁。楚灵王有章华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奢著名。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兴酣:诗兴浓烈。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凌:凌驾,高出。沧洲:江海。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水向西北倒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47-249 . 2、 徐永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57-259 .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虽然在后世或许是因为什么“载妓随波任去留”又或者是“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消极观点的原因,这首诗未被选入课本之中,名气也不如将近酒之类的名篇,但也是李白三四十岁的大成之作,它相对中规中矩,但磅礴流畅,犹如大江之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豁达的心态,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读过此诗,让人久久沉静在作者营造的恢弘之境中。 参考资料: 1、 徐永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57-259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为衣腹之累而忙个不休。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也用个精光(主要还是接济落魄文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悲日暮途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老兄你可是官运通达,青云直上,一诺千金,名噪公卿。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所以来与你告个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贵在灵犀一点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如果你也不顾兄弟情谊,不愿意帮助我,我也不说更多的话了,我准备像秋草蓬稞一样随风飘散吧。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35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却秦:使秦退兵。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舂陵:在今湖北枣阳县。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生事:生计。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一朝”二句:用苏秦事。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青云士:品格高尚的人。

然诺:应许,许诺。

闻诸公:因重然诺而为诸公所知。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陈片言:陈述简短的话。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棣(dì)华:喻兄弟。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35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却秦:使秦退兵。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

舂陵:在今湖北枣阳县。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为衣腹之累而忙个不休。

生事:生计。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也用个精光(主要还是接济落魄文人)。

“一朝”二句:用苏秦事。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悲日暮途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老兄你可是官运通达,青云直上,一诺千金,名噪公卿。

青云士:品格高尚的人。

然诺:应许,许诺。

闻诸公:因重然诺而为诸公所知。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所以来与你告个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贵在灵犀一点通。

陈片言:陈述简短的话。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如果你也不顾兄弟情谊,不愿意帮助我,我也不说更多的话了,我准备像秋草蓬稞一样随风飘散吧。

棣(dì)华:喻兄弟。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35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全诗前半部分诉说了:李白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说明了李白喜欢交朋友,豪气,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一直在帮助别人,但是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家徒四壁,还是个需要接济的落魄文人。

  全诗后半部分诉说了:李白仕途非常不顺,在诗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早年寓居安陆时,曾多次给地方官员写信自荐,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开元二十三年,不甘心失败的李白去了一趟襄阳,拜访时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

韩朝宗素以爱惜人才闻名,因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

但李白在呈给他的求职信中,又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豪放不羁。

信中写道:“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长揖即拱手礼,通常用于平辈之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衷心地希望你能够敞开心怀,不会因为别人只作长揖而拒绝。

作为求职信,这句显然写得不太得体。

李白带着这种傲慢心态去求职,韩朝宗自然不会对他感兴趣。

虽是诗仙,但李白的这几封求职信写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也体现出了李白求职时傲慢的心态,这种故意贬低自己的比喻,或许能博取同情,却无法给人好感。

  整首诗是对李白年轻时裘马轻狂,豪爽用事的真实写照。

看整首诗,可以知道李白的豪爽性格,所以会爱之者众,恨之者也众。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3-244 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5

梁甫吟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更多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

七十岁的人了,清晨即起,边屠牛时边唱歌,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俪食其吗?

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

改为洗耳恭听了。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

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

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

鼓声敲得震天响。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

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

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

说我是杞国之人无事担忧天倾塌。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白日啊,你整天被乌云蒙蔽着啊,你怎么可以照到我忠诚忧国的心肠?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现在各地的军阀官僚一个个如同吃人的野兽——猰貐,阴险残暴。

我却是驺虞样的猛虎,羞与合流。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目前形势危险如同焦原——周围深渊高千丈而方圆才几十米。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我却可以象姜太公和俪食其一样,斡旋处置游刃有余。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别看他们力可拔山的外表,我要去除他们却只需要两三个桃子,知道晏婴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人的故事吗?

其关键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别硬碰硬的乱整。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我可是去探过安禄山的虚实,他手下根本没有象剧孟一样的智谋之士,匹夫一个,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梁甫吟,声正悲。

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

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

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长啸:吟唱。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

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

骊生入,则长揖不拜。

”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高鼻子。

隆准公:指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

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狂客:指骊食其。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

”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雷公:传说中的雷神。

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

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

三时:早、午、晚。

倏烁:电光闪耀。

晦冥:昏暗。

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阍者:看守天门的人。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

此自嘲之意。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

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

竞人肉:争吃人肉。

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

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接:搏斗。

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

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

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

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

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

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

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

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

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

咍尔:讥笑。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张公:指西晋张华。

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

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

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

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

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

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

大人:有才干的人。

□(左山右皃)屼:不安。

此指暂遇坎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长啸:吟唱。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

七十岁的人了,清晨即起,边屠牛时边唱歌,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

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

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俪食其吗?

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

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

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

骊生入,则长揖不拜。

”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高鼻子。

隆准公:指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

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

改为洗耳恭听了。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

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

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狂客:指骊食其。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

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

鼓声敲得震天响。

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

”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雷公:传说中的雷神。

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

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

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

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

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

三时:早、午、晚。

倏烁:电光闪耀。

晦冥:昏暗。

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

说我是杞国之人无事担忧天倾塌。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阍者:看守天门的人。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白日啊,你整天被乌云蒙蔽着啊,你怎么可以照到我忠诚忧国的心肠?

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

此自嘲之意。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现在各地的军阀官僚一个个如同吃人的野兽——猰貐,阴险残暴。

我却是驺虞样的猛虎,羞与合流。

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

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

竞人肉:争吃人肉。

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

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目前形势危险如同焦原——周围深渊高千丈而方圆才几十米。

接:搏斗。

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

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我却可以象姜太公和俪食其一样,斡旋处置游刃有余。

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

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别看他们力可拔山的外表,我要去除他们却只需要两三个桃子,知道晏婴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人的故事吗?

其关键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别硬碰硬的乱整。

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

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

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

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

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我可是去探过安禄山的虚实,他手下根本没有象剧孟一样的智谋之士,匹夫一个,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

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

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

咍尔:讥笑。

梁甫吟,声正悲。

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

张公:指西晋张华。

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

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

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

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

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

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

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

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

大人:有才干的人。

□(左山右皃)屼:不安。

此指暂遇坎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

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

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

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

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

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

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

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

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

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

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

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

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

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

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

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

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

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

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

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

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

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

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

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

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

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

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

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

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

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

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

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

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

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

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望木瓜山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5 .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qī)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木瓜山:在贵阳县木瓜铺。

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5 .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qī)鸟还。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木瓜山:在贵阳县木瓜铺。

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5 .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

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向往和百结愁肠。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写诗人客居他乡,内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涩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

“客心”、“酸楚”是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

这三个诗词,有清晰有模糊,有实体有虚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诗歌的语言凝练,渲染氛围,加深诗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诗语极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

诗人触景生情:早见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穷途潦倒,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

晚见归鸟还巣,而悲自已去国离乡,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

木瓜味酸苦,诗人望见木瓜山而感怀身世,感触漂泊生活的孤寂,内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忧伤悲愁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常秀峰 .李白在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181-182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

媪(ǎo):老妇人。

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秋作:秋收劳动。

田家:农家。

秋作:秋天的劳作。

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

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

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

雕胡饭:即菰米饭。

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素盘:白色的盘子。

一说是素菜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惭:惭愧。

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

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

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三谢:多次推托。

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

媪(ǎo):老妇人。

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秋作:秋收劳动。

田家:农家。

秋作:秋天的劳作。

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

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

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

雕胡饭:即菰米饭。

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素盘:白色的盘子。

一说是素菜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惭:惭愧。

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

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

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三谢:多次推托。

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

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

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

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

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秋作,是秋天的劳作。

“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

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

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

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

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

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

“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

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

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

这里的漂母指荀媪。

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

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

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

风格极为朴素自然。

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84-386 . 2、 袁行霈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39-340 .

苏台览古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

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旧苑(yuàn)荒台杨柳新,菱(líng)歌清唱不胜春。

旧苑:指苏台。

苑:园林。

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旧苑:指苏台。

苑:园林。

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

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

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

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

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

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

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

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

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

不胜,犹不尽。

“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

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

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

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

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

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

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

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

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

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

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战城南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

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03-1004 3、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3-225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

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

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

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

今有南北两河。

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

俱在新疆西南部。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洗兵器。

条支:汉西域古国名。

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

此泛指西域。

天山:一名白山。

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

过之皆下马拜。

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

避:一作“备”。

汉家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注:“边方告警,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上有笼。

中置薪草,有寇即举火燃之以相告,曰烽;

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以望其烟,曰燧。

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上挂枯树枝:一作“衔飞上枯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空尔为:即一无所获。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03-1004 3、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3-225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

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

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

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

今有南北两河。

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

俱在新疆西南部。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洗兵器。

条支:汉西域古国名。

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

此泛指西域。

天山:一名白山。

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

过之皆下马拜。

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匈奴以杀戮(lù)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

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fēng)火燃。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

避:一作“备”。

汉家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注:“边方告警,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上有笼。

中置薪草,有寇即举火燃之以相告,曰烽;

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以望其烟,曰燧。

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鸢(yuān)啄人肠,衔(xián)飞上挂枯树枝。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上挂枯树枝:一作“衔飞上枯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空尔为:即一无所获。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3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03-1004 3、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3-225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

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

“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

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句,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

前四句写征伐的频繁。

以两组对称的句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诗句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洗兵”二句写征行的广远。

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此二句用其意。

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

放马,牧放战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

由战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

“万里”二句是此段的结语。

“万里长征战”,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战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

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

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

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扞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殪仆。

”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习性。

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句诗。

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

语浅意深,含蓄隽永。

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

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

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句。

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战”以下六句为第三段,集中从战争的残酷性上揭露不义战争的罪恶。

“野战”二句着重勾画战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

战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

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残酷,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

“士卒”二句以感叹结束此段。

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

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

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

这里不同。

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经验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

有人怀疑这一句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

三段的末尾各以两句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

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汉《战城南》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

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

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

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句,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1、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3-225

飞龙引二首·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

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

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

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弓剑:相传黄帝与群臣后宫乘龙飞天,剩下一些小吏不能上去,于是都拽住龙髯不放,龙髯都被拔掉坠落下来,黄帝用的弓也掉了下来,黄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飞向天庭,那些小吏们只能抱着龙髯和弓大声呼喊,但也无济于事。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乘鸾:用箫史乘凤之典故,喻成仙。

天关:即天门。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屯云:积聚的云气。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白兔: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后天:谓后于天,极言长寿。

后用为祝寿之词。

三光:日、月、星。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鼎(dǐng)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弓剑:相传黄帝与群臣后宫乘龙飞天,剩下一些小吏不能上去,于是都拽住龙髯不放,龙髯都被拔掉坠落下来,黄帝用的弓也掉了下来,黄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飞向天庭,那些小吏们只能抱着龙髯和弓大声呼喊,但也无济于事。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luán)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

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

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

乘鸾:用箫史乘凤之典故,喻成仙。

天关:即天门。

造天关,闻天语,屯(tún)云河车载玉女。

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屯云:积聚的云气。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白兔: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é)眉萧飒(sà)如秋霜。

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

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后天:谓后于天,极言长寿。

后用为祝寿之词。

三光:日、月、星。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秋思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

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莎鸡:虫子名。

在这里指纺织娘。

又名络纬、络丝娘。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华滋:繁盛的枝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

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莎鸡:虫子名。

在这里指纺织娘。

又名络纬、络丝娘。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华滋:繁盛的枝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清溪行 / 宣州清溪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清溪的水能使我心境清澈,它的水色不同于其它江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借问那以清闻名的新安江,那哪里能像这样清澈见底?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人仿佛行走在一面明镜中,鸟好像轻飞在一扇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快到傍晚时猩猩开始哀啼,徒然让悲伤感染远方游子。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83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zhū)水。

清溪:河流名。

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诸:众多,许多。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新安江:河流名。

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píng)风里。

度:这里是飞过的意思。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向晚猩(xīng)猩啼,空悲远游子。

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游子:久居他乡的人。

作者自指。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83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zhū)水。

清溪的水能使我心境清澈,它的水色不同于其它江水。

清溪:河流名。

在安徽境内,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诸:众多,许多。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借问那以清闻名的新安江,那哪里能像这样清澈见底?

新安江:河流名。

发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píng)风里。

人仿佛行走在一面明镜中,鸟好像轻飞在一扇屏风里。

度:这里是飞过的意思。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向晚猩(xīng)猩啼,空悲远游子。

快到傍晚时猩猩开始哀啼,徒然让悲伤感染远方游子。

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游子:久居他乡的人。

作者自指。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83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

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

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

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

”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

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

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

’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沈云卿诗也。

……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

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

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

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参考资料: 1、 郑国铨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7-278

1617181920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