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52页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玉楼 :指华丽的楼阁。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柳烟 :柳树技叶茂密似笼烟雾,故称。

暝色:暮色,夜色。

休近:《昭代词选》作“休问”。

阑干:栏杆。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52页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

是重阳、何处堪愁。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

怪凉蝉、空满衾禂。

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

是重阳、何处堪愁。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

怪凉蝉、空满衾禂。

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该篇写出了塞上又逢重九的伤感。

作于何年亦未详。

上片写塞外重九日之景,蓬草联飞,萧疏荒凉。

而此景又触动了离愁与相思,遂忆起当年重九的往事,惆怅之情怀就更加深浓了。

下片写此时相思之情状。

先是写梦断忆梦,本来梦中妻子音容宛然,但却“一笑”而别,好梦难留了。

接下去则以“凉蝉”、“籍落乌啼”等情景再加烘托,其愁怀难耐,孤寂无聊,便更为深切动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莽莽几千里的边塞,女墙一路延绵。

黄昏之时,无数乌鸦的啼音滴落在城墙西畔。

夕阳收拢最后一丝光热,落入西山。

远处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笼罩,天光暗沉下来。

此时可见猎队回归,马鸣萧萧响彻耳际。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入夜时分,便有人吹响胡笳。

秋夜瑟瑟,笳声凄凄切切不堪听。

不堪听,还生愁。

他是身处异乡的人。

愁绪会带来无端的空寂之感,遁入无尽的黑暗后又重新和着夜色将他包裹。

梦里不归家,离别有多苦,这一夜,他怕是又要彻夜不眠。

一盏残灯相伴幽怀,灯花泪水两簌簌。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1:第16页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莽莽几千里的边塞,女墙一路延绵。

黄昏之时,无数乌鸦的啼音滴落在城墙西畔。

夕阳收拢最后一丝光热,落入西山。

远处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笼罩,天光暗沉下来。

此时可见猎队回归,马鸣萧萧响彻耳际。

黄云:指边塞之云。

紫塞:原指长城,此泛指边塞。

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

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女墙:城墙上呈凹凸状的短墙。

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萧萧:马嘶声。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入夜时分,便有人吹响胡笳。

秋夜瑟瑟,笳声凄凄切切不堪听。

不堪听,还生愁。

他是身处异乡的人。

愁绪会带来无端的空寂之感,遁入无尽的黑暗后又重新和着夜色将他包裹。

梦里不归家,离别有多苦,这一夜,他怕是又要彻夜不眠。

一盏残灯相伴幽怀,灯花泪水两簌簌。

茄(jīa):胡笳。

落碎花:灯花掉落。

出自戎昱《桂州腊夜》:“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1:第16页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上片描绘边塞黄昏苍凉的秋色。

首二句以如椽之笔写景,不胜开阔,直追盛唐边塞诗。

单看之,无丝毫狭小局促、落落寡欢之感,谓词人被边塞特有的秋景深深吸引,亦无不可。

接下是“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豪壮大气不改,初添萧索苍茫之感。

上片四句,连而读之,自是一幅流动的画面:近有城墙两边的“啼乌”,远则是落日与群山,在红红的落日与苍莽的群山的衬托中,又有猎马飞驰而来。

词中的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把边塞景色的特点,完全体现出来了。

  下片是描绘入夜之景和抒发思乡之情。

塞上本来就多悲凉之意,与词人的远戍之苦、思家之心,融合在一起,当胡笳吹起时,那呜呜的声音,使边地的开阔誊和词人的惊异感顿然消失,充溢着的是一片悲凉的情调,词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

所以词人说“笳声听不得”,因此整片词的词情在微微的灰白之后,忽然黯淡起来。

而“空城黑”三字,又为词境增加了些许荒漠凄凉之意。

这两句在肃杀中寓悲凉,展现出词人已经蓄满的感情,直至引出末二句。

“秋梦不归家”是抒情,是感叹,道出了深蕴的悲怆孤独的思乡之情。

“残灯落碎花”是写眼前实景,诗人“归家”而不得,希冀于梦中,又不能入睡,就只能在“残灯”独坐了。

末二句将词人的思乡梦不成与眼前的残灯结合,簌簌而落的灯花又何尝不是词人心碎的隐喻,一个“落”字而境界全出。

  从全词看,除“秋梦不归家”一句外,余皆景语。

荒漠凄凉,肃煞萧索,烘托出思乡的悲怆孤独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101页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

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

毕竟是春迤逗。

夏至春归,伤春的时节已经过了,而他还在因为什么烦恼?

原来是伤春意绪仍在,春愁挑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记得当年在芍药花下牵你的手,那耳畔暖语更胜美酒。

好不容易盼到了繁花似锦的时候,可如今孤独的人却更加憔悴、消瘦。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第118页 2、 纳兰性德. 智品书业文史经典珍藏版家藏四库 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 2011:第129页

麦浪翻晴风飐(zhǎn)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chán)僽(zhóu)?

毕竟是春迤(yǐ)逗(dòu)。

四和香:词牌名,又名四犯令。

双调,上、下片各四句,五十字,句句押仄声韵。

风飐柳:风吹动柳条。

飐,风吹物使其颤动摇曳。

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僝僽:憔悴。

王质《清平乐》:“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迤逗:汪刻本等作“拖逗”。

红药阑(lán)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红药阑:红芍药花之围栏。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第118页 2、 纳兰性德. 智品书业文史经典珍藏版家藏四库 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 2011:第129页

麦浪翻晴风飐(zhǎn)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chán)僽(zhóu)?

毕竟是春迤(yǐ)逗(dòu)。

夏至春归,伤春的时节已经过了,而他还在因为什么烦恼?

原来是伤春意绪仍在,春愁挑逗。

四和香:词牌名,又名四犯令。

双调,上、下片各四句,五十字,句句押仄声韵。

风飐柳:风吹动柳条。

飐,风吹物使其颤动摇曳。

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僝僽:憔悴。

王质《清平乐》:“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迤逗:汪刻本等作“拖逗”。

红药阑(lán)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记得当年在芍药花下牵你的手,那耳畔暖语更胜美酒。

好不容易盼到了繁花似锦的时候,可如今孤独的人却更加憔悴、消瘦。

红药阑:红芍药花之围栏。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第118页 2、 纳兰性德. 智品书业文史经典珍藏版家藏四库 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 2011:第129页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xiè):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sāo)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 》: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第132页 2、 纳兰信德著;

闵泽平译.《纳兰信德全集 02 词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4 :95页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

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

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

“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

“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

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

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参考资料: 1、 梦远.《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262页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纶(lún)竿:钓竿。

落照:即夕阳。

宁(nìng):犹乃。

芙蓉:荷花。

剪:作吹动解。

“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91页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ào)侬(nóng)。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

这里指花。

懊侬(:烦闷。

这里指烦闷的人。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yōng)。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

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

”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春慵:春天的懒散情绪。

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

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

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页 2、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2页

柳条边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是处垣篱防绝塞,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

兴京陪祭福陵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玉辇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

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梅花落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色凤城来,寒梅逼岁开。

条风初入树,缥雪渐侵苔。

粉逐莺衣散,香黏蝶翅回。

陇头人未返,急管莫频催

21222324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