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更多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最辛苦和最让人怜爱的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

如果能像月轮那样终身皎洁,我会放弃自身像冰雪般的清凉为你发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无奈的是人的尘缘容易结束,燕子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

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jué)。

若似月轮终皎(jiǎo)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

”玦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

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

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

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

卿,“你”的爱称。

《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qī)蝶。

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丛句:认取,注视着。

取,语助词。

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

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jué)。

若似月轮终皎(jiǎo)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最辛苦和最让人怜爱的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

如果能像月轮那样终身皎洁,我会放弃自身像冰雪般的清凉为你发热。

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

”玦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

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

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

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

卿,“你”的爱称。

《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qī)蝶。

无奈的是人的尘缘容易结束,燕子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

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丛句:认取,注视着。

取,语助词。

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

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乐·风鬟雨鬓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情人冒着风雨前来约会,因为是背着人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约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阑干上赏月,低声细语倾衷情,还能闻到她身上的香气。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然而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转眼之间(软风即暮春之风)暮春之风吹过窗纱,与她一 别相隔天涯。

从此每逢暮春时节便伤春、伤别,黄昏日落,只一人空对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风鬟雨鬓:本为鬟鬓蓬松不整之意。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皆为此意,后代指女子。

这里指亡妻,或指所恋之女子。

语低香近:此谓与那美丽的女子软语温存,情意缠绵,那可人的缕缕香气更是令人销魂。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心期句:意思是说如今与她远隔天涯,纵心期相见,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情人冒着风雨前来约会,因为是背着人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约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阑干上赏月,低声细语倾衷情,还能闻到她身上的香气。

风鬟雨鬓:本为鬟鬓蓬松不整之意。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皆为此意,后代指女子。

这里指亡妻,或指所恋之女子。

语低香近:此谓与那美丽的女子软语温存,情意缠绵,那可人的缕缕香气更是令人销魂。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然而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转眼之间(软风即暮春之风)暮春之风吹过窗纱,与她一 别相隔天涯。

从此每逢暮春时节便伤春、伤别,黄昏日落,只一人空对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心期句:意思是说如今与她远隔天涯,纵心期相见,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

“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

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

“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

凄婉之情溢于词表。

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

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

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

“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

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

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中国工商出版社,2013-2:13

鹧鸪天·离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头。

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等到郎君归来,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白云安静地漂浮,江水闲适地流动,一声横笛,笛音幽怨空灵,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楼。

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却只能望着江边堤岸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盈盈:美好貌。

此指女子之风姿、仪态的美妙动人。

《古诗十九首》之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手挼(ruó):用手揉弄。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锁空楼:谓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

锁,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在楼中。

断岸:江边绝壁。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头。

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等到郎君归来,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

盈盈:美好貌。

此指女子之风姿、仪态的美妙动人。

《古诗十九首》之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手挼(ruó):用手揉弄。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白云安静地漂浮,江水闲适地流动,一声横笛,笛音幽怨空灵,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楼。

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却只能望着江边堤岸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

锁空楼:谓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

锁,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在楼中。

断岸:江边绝壁。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几类小曲。

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刻画女子娇慎佯羞的形象,情意婉转但遣词造句问并不让人觉得刻意雕琢。

  “背立盈盈故作羞”的“盈盈”二字的确是灵动精巧,将词中女主人公的风姿、仪态之美妙动人浓缩在其中。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句。

这里用“盈盈”二字,也体现出词中女主人公与《古诗十九首》中这位娇美、轻盈、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样的形象。

“手按梅蕊打肩头”是极能体现纳兰词风的一句化用。

女子纤纤素手揉碎了梅蕊,抛向情郎肩头,嗔怪之情与娇羞之态相融,旖旎万分。

上片四句,酷似李煜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晓妆初过》)所描绘的情景,而在香艳中更觉清新,在婉丽处又现俊逸。

  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淡淡之云与悠悠之水,伴和着耳畔的笛声,更烘托出离恨的凄苦。

“一片横笛锁空楼”写笛声萦绕在空寂的阁楼中。

一个“锁”字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

笛声与梅花,向来是诗词中道尽凄清的意象,观梅闻笛,便勾起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感情。

唐朝崔道融就有《梅花》一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笛声总是清冷空幽的,而此时又是离别在即,相见无期,让人怎能不满心愁绪。

结句以虚笔勾画了一幅月夜春泛的美妙图画,并以此虚设之景,进一步抒发了离恨的心·曲。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想象中的良辰美景,更衬得当下的离别之苦不堪忍受。

  古时不比如今,车行不便,一别之后有可能就是余生难再相见,时间,距离,生死,再如何情比金坚在这样的刁难前也都只能面对。

纵是帝王,李煜也要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放之纳兰,更是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 等.最美还是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664.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盼望着银河的出现,入夜的时候却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

刹那间,园里的蝴蝶和蜜蜂纷纷飞起,匆匆躲避。

是暖是寒。

入秋夜雨本是等闲之事,但今晚那丝丝点点的雨声却令人搅断柔肠。

应该是因为此时正是别离送友的时刻,所以这秋雨才这样让人断肠吧。

疑将。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

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

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08页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00页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秋夕:七月七日晚上。

信步:随便漫步。

愁痕:指青青的苔痕。

琅玕(Iàng gà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

杜甫《郑附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

旧时月色:宋姜夔《暗香》词:“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潇湘”则出自唐刘禹锡《潇湘神》词:“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

唐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

向壁,李白《草书歌》: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00页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

秋夕:七月七日晚上。

信步:随便漫步。

愁痕:指青青的苔痕。

琅玕(Iàng gà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

杜甫《郑附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

旧时月色:宋姜夔《暗香》词:“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潇湘”则出自唐刘禹锡《潇湘神》词:“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

唐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

向壁,李白《草书歌》: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00页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

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

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20页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

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樽(zūn):酒器,借指清酒(清醇之酒)。

亦作“ 青樽 ”。

亦作“ 清罇 ”。

醒眼:清醒之眼光。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

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20页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白狼河以北的边地,秋季偏早。

架于银河之上的鹊桥又将迎来牵牛星。

清晰的漏壶滴水声随着时间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湿润了,这正是金风玉露相逢之时。

鹊桥那端,织女的双眉忧愁地攒聚着,是要等牵牛踏着榆花归来,才好将心事说与郎听。

却又只恐,重逢之时,分明相望却没有了言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人间的别离无数,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席前,向着碧空凝望。

连理花,相思叶,随风飘散到了何处?羁旅之中的我怀思良苦,却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泪到天明。

今夜喜相逢的织女星,笑人忧愁如许。

参考资料: 1、 王大奇编.中国历代绝妙好词赏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01-01:第291页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白狼河以北的边地,秋季偏早。

架于银河之上的鹊桥又将迎来牵牛星。

清晰的漏壶滴水声随着时间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湿润了,这正是金风玉露相逢之时。

鹊桥那端,织女的双眉忧愁地攒聚着,是要等牵牛踏着榆花归来,才好将心事说与郎听。

却又只恐,重逢之时,分明相望却没有了言语。

白狼河:即大凌河。

星桥:指鹊桥。

河鼓:即牵牛星。

清漏:漏,古计时器。

清漏,是将时漏中水之清移来形容时漏本身。

金风玉露:化用李商稳的《辛未七夕》诗和秦观的《鹊桥仙》词。

李诗日:“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雨露时。

”秦词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待归踏榆花:用唐诗人曾虎《织女牵牛》诗典故:“欲将心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人间的别离无数,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席前,向着碧空凝望。

连理花,相思叶,随风飘散到了何处?羁旅之中的我怀思良苦,却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泪到天明。

今夜喜相逢的织女星,笑人忧愁如许。

瓜果筵:古代妇女在七夕时,常在庭中供上瓜果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

连理:连理树,比喻夫妇恩爱深重。

相思一叶:用红叶题诗的典故。

曙:天亮。

天孙:织女星别名。

参考资料: 1、 王大奇编.中国历代绝妙好词赏析: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01-01:第291页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几欲举杯,对酒无言,折尽风中摇曳的柳条也数不尽那浓浓的离情别绪。

遥忆当年花前把酒、壮志酬筹,何等快意。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还是不要提那些空虚如幻的陈情旧事了,趁着良辰未尽,再多饮一杯消愁的美酒,自古英雄多壮志难酬,是非成败上天早已为我们安排妥当了。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彀(gòu):同“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搔首:以手搔头,是为人之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态。

青蝇(yíng)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青白。

青蝇,苍蝇。

白璧,白玉。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王逸注:“青蝇变白使黑,变白使黑,以喻谗佞。

”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几欲举杯,对酒无言,折尽风中摇曳的柳条也数不尽那浓浓的离情别绪。

遥忆当年花前把酒、壮志酬筹,何等快意。

彀(gòu):同“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还是不要提那些空虚如幻的陈情旧事了,趁着良辰未尽,再多饮一杯消愁的美酒,自古英雄多壮志难酬,是非成败上天早已为我们安排妥当了。

搔首:以手搔头,是为人之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态。

青蝇(yíng)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青白。

青蝇,苍蝇。

白璧,白玉。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王逸注:“青蝇变白使黑,变白使黑,以喻谗佞。

”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5页

21222324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