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白得叫人心惊的月光,映照在水晶帘上;

我俩遥遥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发,嗅不到你似雾的浓香。

想问候一声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却毫无办法;

月挂西天,梧桐的树阴已经拉得很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西风起,蟋蟀声声鸣响;

不让忧愁的人儿睡下;

秋天还是去年的秋天,可为什么面对秋景,泪水总想流上我的脸庞?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14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白得叫人心惊的月光,映照在水晶帘上;

我俩遥遥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发,嗅不到你似雾的浓香。

想问候一声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却毫无办法;

月挂西天,梧桐的树阴已经拉得很长。

“晶帘”:水晶帘。

伤心,极言之辞。

伤心白即极白。

李白词:“寒山一带伤心碧”,皆类于此。

此句谓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云鬟香雾”句:语出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是杜甫写给妻子的诗,容若用此亦代妻子。

此句谓头发乌黑如云,香气似雾浓,以此代指所爱所思的女子。

“无语”句,承上句,谓所思的人不再身边,即使天气寒冷,也无法问她要不要加衣裳,照应了前句的“成遥隔”。

“添衣”两字,平淡深情。

“桐阴”:梧桐树阴,此句谓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

“络纬”:蟋蟀“桐阴”:梧桐树阴,此句谓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

制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天长日久,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只是今日,你离开我以后,再没有人为我添衣,管我寒暖,而我亦失去照顾疼惜你的机会。

看得见吗?

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月夜,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

生死相隔,我如此地无能为力。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西风起,蟋蟀声声鸣响;

不让忧愁的人儿睡下;

秋天还是去年的秋天,可为什么面对秋景,泪水总想流上我的脸庞?

“络纬”:蟋蟀。

一说纺织娘。

“只是”句:谓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这阕小令所截取的,不过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个细小的事。

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言语极平实,上下阕折转之间也是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飞舞,细碎地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此词当是康熙十六年秋之作。

亦是容若小令中的经典之作。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的“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一说纺织娘。

“只是”句:谓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14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杜甫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只有艳丽之后掩饰的惘然。

  细读“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欲”字更是用的恰到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看时光流转,如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看见花谢都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仍似去年秋,你知为飘渺孤鸿?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昨夜与情郎相约定,在三更时分相会。

城楼上漏壶显示,已到三更。

天际一弯新月,伴着几颗星。

夜将尽,她还在等待中未眠。

一片静谧,只有老鼠在灯下张望不停。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他定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吧,刚才真不该暗恨他无情爽约。

小栏杆外寂静无声,没有人来,只有几次轻风吹响了护花铃,提醒独自等待的她现在多么寂寞,徒增伤悲。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张秉戌.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18-19 2、 秦 圃.人生若只如初见——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490 3、 苏樱 毛晓雯.纳兰词全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294-295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个人:那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现的弯形的月亮。

鼠窥灯;

形容环境寂静荒僻。

用秦观《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梦破鼠窥灯”词意。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瞿唐:即瞿塘,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

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阑干:即栏杆。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张秉戌.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18-19 2、 秦 圃.人生若只如初见——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490 3、 苏樱 毛晓雯.纳兰词全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294-295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昨夜与情郎相约定,在三更时分相会。

城楼上漏壶显示,已到三更。

天际一弯新月,伴着几颗星。

夜将尽,她还在等待中未眠。

一片静谧,只有老鼠在灯下张望不停。

个人:那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现的弯形的月亮。

鼠窥灯;

形容环境寂静荒僻。

用秦观《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梦破鼠窥灯”词意。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他定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吧,刚才真不该暗恨他无情爽约。

小栏杆外寂静无声,没有人来,只有几次轻风吹响了护花铃,提醒独自等待的她现在多么寂寞,徒增伤悲。

瞿唐:即瞿塘,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

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阑干:即栏杆。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张秉戌.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18-19 2、 秦 圃.人生若只如初见——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490 3、 苏樱 毛晓雯.纳兰词全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294-295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78页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不道:犹不管、不顾。招魂:招生者之魂。《楚辞》有《招魂》篇,汉王逸题解:“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其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银笺(jiān):涂有银粉的笺纸。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同心苣(qǔ):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判作:甘愿作。索:犹应,须,得。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78页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不道:犹不管、不顾。招魂:招生者之魂。《楚辞》有《招魂》篇,汉王逸题解:“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其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银笺(jiān):涂有银粉的笺纸。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同心苣(qǔ):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判作:甘愿作。索:犹应,须,得。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78页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

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

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

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卮酒(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

酹(lèi):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别自”二句:意谓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

桃叶渡,渡口名。

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

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一种”句:谓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但各人却有着各自的离愁了。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

聂小睛编.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第221-222页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

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

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

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

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138页 2、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85页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惊飚(biāo):谓狂风。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洪波振壑,川洪波振壑;一惊飙拂野,林无静柯。

”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

昏鸦:即乌鸦。

此指黄昏之时乌鸦乱飞.。

冰合句:谓大河已为冰封,河水不再流动。

李贺《北中寒》诗:“黄河冰合鱼龙死。

”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烧痕:野火的痕迹。

宋苏轼《正月二十日往歧亭》:“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鼓角句: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白居易《祭杜宵兴》诗:“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长安:此代指北京城。

客心句:游子的愁思没有尽头。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阑:残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138页 2、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85页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

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

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惊飚(biāo):谓狂风。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洪波振壑,川洪波振壑;一惊飙拂野,林无静柯。

”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

昏鸦:即乌鸦。

此指黄昏之时乌鸦乱飞.。

冰合句:谓大河已为冰封,河水不再流动。

李贺《北中寒》诗:“黄河冰合鱼龙死。

”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

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

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烧痕:野火的痕迹。

宋苏轼《正月二十日往歧亭》:“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鼓角句: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白居易《祭杜宵兴》诗:“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长安:此代指北京城。

客心句:游子的愁思没有尽头。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阑:残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138页 2、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85页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上片勾画出一幅白日深冬归程图:“白日惊飙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狂风卷折的冬日,归途昏鸦飞乱了天边的云霞,词人解鞍少驻初程。

画面壮丽而又消沉,让人生出欲说难言的怅惘。

“惊飚”将冬日寒风之凛冽与气候的恶劣一闻道出,精到而更有画面感。

接下来的“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两句,又更增添了眼前冬景的壮阔,将归程图拉伸至无限壮阔之处,有种“长河落日圆”的雄阔壮丽。

  下片归程图纵横延伸。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放眼望去,苍茫的平原上是一片野火烧过的痕迹;

极目仰望,已经依稀可以看到鼓角和城墙,看来已经离家不远了。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虽然明天就要回到京城,但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可见纳兰这一路上有多辛苦了。

结尾两句化自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在全词有画龙点睛之效,这愁便是纳兰的经典式愁,言浅意深,引人深思。

  全词写景皆是昏暗凄然,景中含情,然景致壮阔处又别有一番风度。

语句含悲,语调凄楚,字里行间萦绕着百转柔情,诉尽了词人真实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61页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

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

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参考资料: 1、 苏樱.纳兰词典评:银夏出版社,2010/10:13-15,254-255 2、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06-01:230-261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芙蓉:又称为“荷”、“莲”。

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

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

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这里则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huán):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直为:只是由于……。

 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

阑,同“栏”。

参考资料: 1、 苏樱.纳兰词典评:银夏出版社,2010/10:13-15,254-255 2、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06-01:230-261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

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芙蓉:又称为“荷”、“莲”。

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

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

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这里则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huán):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

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直为:只是由于……。

 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

阑,同“栏”。

参考资料: 1、 苏樱.纳兰词典评:银夏出版社,2010/10:13-15,254-255 2、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06-01:230-261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

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

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

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

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

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

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

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

只因“恐人见”。

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

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

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

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

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

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难忘。

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

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

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

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参考资料: 1、 苏樱.纳兰词典评:银夏出版社,2010/10:13-15,254-255 2、 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三联书店,1986年8月:1-4

卜算子·新柳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多事二句:谓二月春风将柳枝吹成鹅黄色的丝条,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可怜生:犹可怜。

生,无意。

苏小:即苏小小。

苏小小有二,且都为钱塘名妓。

一为南朝齐人。

《乐府寺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娼也。

盖南齐时人’。

”一为南宋人。

清赵翼《垓馀丛考·两苏小小》:“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

其姊为太学生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

见《武林旧事》。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小。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多事二句:谓二月春风将柳枝吹成鹅黄色的丝条,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可怜生:犹可怜。

生,无意。

苏小:即苏小小。

苏小小有二,且都为钱塘名妓。

一为南朝齐人。

《乐府寺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娼也。

盖南齐时人’。

”一为南宋人。

清赵翼《垓馀丛考·两苏小小》:“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

其姊为太学生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

见《武林旧事》。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小。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古典诗词中杨柳被赋予了多种喻义,但多是借以抒发艳情,或是表达离愁别绪等等。

本篇虽题作“咏柳”(一作“新柳”),可实际上作者别有寓托。

有人以为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咏柳来写一个年方及笄的歌女。

此可备一说。

这首小词用笔空灵清丽,虽刻画,但不伤其神理,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斯是妙绝。

上片侧重描画弱柳之形,但已是含情脉脉。

下片侧重写其神韵,结处用苏小之典,更加迷离深婉,耐人寻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这首词通过临别前和临别时的环境以及心理描写,来渲染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临别前饮酒与心绪不宁的矛盾心态,下片更进一步,通过写马上要离别时,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强烈情感,表达了面对离别而无法自禁的剧烈情感变化。

  上片情感表现还在自控的范围内,最多是愁肠百结而“不忍覆余觞”,实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临风泪数行”,或许情人问起,她可能还会忍住说是眼中吹进了沙子。

  下片就显然增强了情感。

眼看马上所爱的人就会很难再看见一次,情感上难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肠寸断的了,她却说就连物也并非原来的物了,天上那轮见证过你我二人爱情事实的圆月也突然冷酷无情起来,这营造了一种极大的内心恐惧感、寂寞感、空虚感。

  这首词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时人物李琏的典故。

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孙,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正由于他是让皇帝的长子,所以被封为汝阳郡王。

他小名叫花奴,是个长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乐能力很强,可谓才貌双全。

他还擅长弓和羯鼓,聪明敏捷。

众所周知,唐玄宗也是历史上一个极富艺术修养的皇帝,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边有个多才多艺、才貌双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当然对他很是喜欢,并曾亲自教他音律,据说玄宗还亲自教授他羯鼓。

  这首词写思恋、写离别,本身用词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处,真可读可感:花奴不鼓,唯见残红飞舞,前欢不再,而其悲则无穷,读之惨然,起身无绪,怅然若有所思。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248-249页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木叶:树叶。“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又见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木叶:树叶。“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又见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青衫湿·悼亡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

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17页 2、 穆德.读点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9:第430页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

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从教分付:一切都听任其安排。

张元干《念奴娇》:“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绿窗:指窗外绿景。

红泪:指伤离或死别的眼泪。

早雁初莺:是说春去秋来,形容时光流逝。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领略:欣赏,晓悟。

漆灯:灯明亮如漆谓之“漆灯”。

《世说新语》谓王羲之见杜宏治,叹曰:“面如凝脂,目如点漆,此真神仙中人。

这里的‘漆灯’语出唐李贺《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风飐(zhǎn):风吹之意。

毛文锡《临江仙》:“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

”痴数春星:谓痴情地数着天上的星斗。

梁简文帝《神山寺碑》:“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17页 2、 穆德.读点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9:第430页

12345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