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春日宴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五代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

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参考资料: 1、 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 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53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38页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妾身:古时女子队自己的谦称。

岁岁:年年,即每年。

参考资料: 1、 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 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53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38页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

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妾身:古时女子队自己的谦称。

岁岁:年年,即每年。

参考资料: 1、 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 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53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38页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首词实际是祝酒词,描写春日开宴时,夫妇双方祝酒陈愿。

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第一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

冯词三愿对于人问恩爱夫妇而苦则相当典型,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表现了古代女子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在具体描写上。

本词不但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抒情,而且通过相应的具体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春日、绿酒、情歌、呢喃燕语,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对于爱情的抒写是极有力的烘托。

  整首词采用妇人口吻,语言清新明丽,语浅情深,可谓做到单纯与丰富富、平易与雅致高度统一,深得民歌精髓,化平凡为神奇,艺术效果奇妙。

参考资料: 1、 夏康全,易助炎主编,唐宋好诗词365首,崇文书局,2015.01,第308页

清平乐·雨晴烟晚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五代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 .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129 . 2、 朱孝臧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5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砌:台阶。 黄昏独倚朱阑(lán)。西南新月眉弯。砌(qì)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特地:特别。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 .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129 . 2、 朱孝臧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5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明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一个“晚”字点名时间;“绿水”二字交待气候-----此时正值春天。这两句乃是写寻常春景: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读者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   词的下片以女主人为中心,描绘她孤独凄冷的处境。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上片之景原来都为女主人公独倚栏所见,“黄昏”对应上片的“晚”,“独倚”与上片“双飞”对举,点明她的孤单处境。那么,她黄昏倚栏是为了眺望远景吗?自然不是黄昏时分,大地一片模糊,还能看见什么呢,她是在盼望远人归来。“西南新月眉弯,”月出于东而落于西,她自黄昏独倚,直到月色偏西,可见其倚栏之久,盼望之切。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从卷帘望飞燕到倚阑盼归人而望月,地点是不断移动的。此刻人依然未归,她又来到了阶砌再伫立等待。她真是心绪不宁,在住所凡是可看到归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风卷起阶前的落花,拂动她的罗衣时,她才感到春寒袭人。“落花风起”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春夜的风使她感到特别塞冷,不仅仅由于她只穿了件薄薄的罗衣,更主要是因为她的独处而不能在心头激荡着暖流,这“寒”即是天寒,更指心寒,它以全篇之力为全篇做了一个收束。   这是一首闺情词词中表露的是女主人公那种淡淡的哀怨与怅恨,于微婉的格调中流动着丝丝思情。此类写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题材,在《花间集》词作中常见。作者大多善于摄取微细的生活镜头,融入特定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感受。这首词也体现了花间派的这种创作特色。 参考资料: 1、 谷向阳 .中华古诗文规范读本 .吉林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73 . 2、 杨鸿儒 .唐宋词评译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3 :55 . 3、 傅德岷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湖北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5 :144 . 4、 吴熊和 .唐五代词三百首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1994 :210 . 5、 李志敏 .宋词名家名篇鉴赏 .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11 :60 . 6、 思履 .宋词三百首白银版 .北京 :中华华侨出版社 ,2013 :45 .

谒金门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五代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花飞狼籍。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五代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

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

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9页

谁道闲情抛掷(zhì)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

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

”(《阳春集笺》引)。

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

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抛掷:丢弃;

弃置。

河畔(pàn)青芜(wú)堤(dī)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河畔:河边,岸边。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9页

谁道闲情抛掷(zhì)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

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

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

”(《阳春集笺》引)。

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

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抛掷:丢弃;

弃置。

河畔(pàn)青芜(wú)堤(dī)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

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河畔:河边,岸边。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9页

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

七尺青丝芳草碧,绝世难得。

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

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

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

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

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

帘外正淋漓,不觉愁如锁。

梦难裁,心欲破,泪逐檐声坠。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酒泉子·空碛无边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这首词是咏落花之作。

上片写落花的景象。

花影稀疏,风吹残片,纷坠阶庭。

“舞愁红”,写落花纷飞之状,带有感情色彩。

此时,更觉空堂寂寞了。

  下片写观花之人,有美人迟暮之感。

她面饰不整,半着金靥,留着残妆;

薰香尚暖,她的心别有一股滋味,是人们难以理解的。

聊聊数语,将绿衣斑斑,倚栏听落花流水的空闺佳人,那万般无处着的凄婉之情描述得栩栩如生。

“蕙心无处与人同”一句,非深情者不能道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河传·风飐

作者: 孙光宪 朝代: 五代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12345 共16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