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砧面莹 文翻译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
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
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参考资料: 1、 张健雄,易扬 .唐宋词百首浅析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3月 . 2、 宋安群主编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知识出版社 ,2007 :239 .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
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
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砧(zhēn)﹕捶衣服的垫石。
莹:光洁、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参考资料: 1、 张健雄,易扬 .唐宋词百首浅析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3月 . 2、 宋安群主编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知识出版社 ,2007 :239 .
薄幸·淡妆多态 文翻译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她妆束淡雅,绰约多姿,早已使我深深爱慕,哪里还禁得住她频频向我盼顾?
我知道她心已暗许,愿同我双双缔结欢娱。
不能忘怀清风皓月的良辰,我们在画堂相聚,她轻蹙蛾眉,含情微笑。
那模样是多么娇媚美丽。
在睡鸭形的香炉旁,在画着双飞鸳鸯的屏风里。
她娇羞地悄悄解开罗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自从过了元宵,直到踏青挑菜的时节,如云的游人仕女中,我不曾寻见她的影踪。
多少次相托双燕传信,嘱咐它们带上我的深情,却恨那重重帘幕,阻断了燕儿的路程。
佳期密约几时才能再来?
我日日醉饮,趁那春意正浓。
人又闲,天又长,只觉得百事无心。
我无精打采地昏昏愁眠,醒来时花梢还照着高高的日影。
参考资料: 1、 谷闻编.婉约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31-132 2、 孙明 朱绛著.唐宋诗词精译(词卷):黄河出版社,1996年:233-236 3、 (清)上彊村民选编;
杨光治评注.今评新注宋词三百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24-125 4、 森申清编.宋词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206-208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她妆束淡雅,绰约多姿,早已使我深深爱慕,哪里还禁得住她频频向我盼顾?
我知道她心已暗许,愿同我双双缔结欢娱。
不能忘怀清风皓月的良辰,我们在画堂相聚,她轻蹙蛾眉,含情微笑。
那模样是多么娇媚美丽。
在睡鸭形的香炉旁,在画着双飞鸳鸯的屏风里。
她娇羞地悄悄解开罗衣。
的的:频频、连连。
郑仅《调笑转踏》词:“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同此义。
也有版本记作“滴滴”,形容眼波不时注视的样子。
眄睐(miǎnlài):斜望。
《古诗十九首》之十六:“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瞒。
”琴心:以琴声达意。
“欲绾(wǎn)”句:意谓结同心之好。
绾,旋转打结。
合欢带,即合欢结。
梁武帝《秋歌》:“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自从过了元宵,直到踏青挑菜的时节,如云的游人仕女中,我不曾寻见她的影踪。
多少次相托双燕传信,嘱咐它们带上我的深情,却恨那重重帘幕,阻断了燕儿的路程。
佳期密约几时才能再来?
我日日醉饮,趁那春意正浓。
人又闲,天又长,只觉得百事无心。
我无精打采地昏昏愁眠,醒来时花梢还照着高高的日影。
烧灯:指元宵节。
踏青挑菜:指踏青节、挑菜节,是古代的两个民间节日踏青:春日郊游。
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唐俗,农历二月初二日曲江挑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
丁宁:叮嘱,嘱托。
厌厌:同“恹恹”,形容精神压抑不舒畅。
参考资料: 1、 谷闻编.婉约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31-132 2、 孙明 朱绛著.唐宋诗词精译(词卷):黄河出版社,1996年:233-236 3、 (清)上彊村民选编;
杨光治评注.今评新注宋词三百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24-125 4、 森申清编.宋词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206-208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文翻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携手看花,漫步芳丛深径;
扶肩待月,双双共倚斜廊。
匆匆惜别时,已怅然无措,那情景,此时不堪再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欲寄书信,却恨人如天远;
难捱长夜,漫漫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清冷,声声碎人愁肠,更无奈,独眠孤舟枕上。
参考资料: 1、 俞朝刚 周航.全宋词精华(二).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113-114 2、 白雪梅 选注.分调绝妙好词 西江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5-16 3、 王友胜 选注.宋词三百首新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142 4、 款款 编著.词三百.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139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文翻注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画船载着离愁驶离了岸边,不料正有顺风送我登程。
水波辽远夕阳中天色已晚,暮色中禁不住黯然伤神。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美好的夜晚再与谁共度,幸好还能与爱人小窗同倚在睡梦里。
无奈到了梦醒的时候,又是一番新的别离。
参考资料: 1、 王筱云 邓绍基等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102-103 2、 孟昭臣选..菩萨蛮:东方出版社,2001年:39 3、 陈仁泉 杨继昌 邓又琳编注.菩萨蛮一百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55-56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彩舟:结彩的船,此处指行人乘坐的船。
唐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无端:无缘无故。
樵风:树林中吹来的风。
《后汉书·郑弘传》:“会稽山阴人”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云:郑弘入山遇仙人问其所欲,“日:‘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后果然。
”因称若耶风为郑公风,又叫樵风。
后用樵风指顺风。
波渺:水面宽阔,烟波茫茫的样子。
迟:晚。
自持:控制自己。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赖:感情依托。
可奈:怎奈,岂奈之意。
参考资料: 1、 王筱云 邓绍基等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102-103 2、 孟昭臣选..菩萨蛮:东方出版社,2001年:39 3、 陈仁泉 杨继昌 邓又琳编注.菩萨蛮一百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55-56
晚云高 文
木兰花·清琴再鼓求凰弄 文翻赏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
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
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
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
我爱上了一位姑娘,却没有机会和她接近。
在一次宴会上我曾一再借琴声吐露爱慕之情;
从她的眉宇间也隐约流露出对我的钟情与爱心。
她的香车驶过京城大街去春游踏青,我骑着骏马盘旋追踪却仍然无缘亲近,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目送香车远去,耳畔空留下一串辚辚车声。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
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回到家我拉过翠被和衣蒙头而睡,待到酒醒,但觉浑身发冷,耳边已响穆清晨报时的钟鼓之声。
唉,看来我只能在梦里和心爱的人儿亲近,可悲的是我还常常在梦里向她诉说美梦情景!
参考资料: 1、 王炜选注 .宋词 上卷 :沈阳出版社 ,2001 :205 . 2、 林方直,王志民主编 .宋词精华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61-62 . 3、 刘尊明 王兆鹏编 .新编千家词三百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5年 :212-214 .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
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
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这是北宋贺铸的一首歌咏恋情之作,以第一人称叙述口吻写一男子的痴情。
上片写词人对他所钟爱的女子的追求,下片写失恋的痛苦以及自己对爱情的执着。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
”这是一组对仗句,一句一个镜头,场景互不相同。
第一个镜头再现了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卓王孙家的宴会上,一再拨动琴弦,以《凤求凰》之曲向卓文君表达爱慕之情的那戏剧性的一幕。
只不过男女主人公都换了。
“紫陌”一句,镜头由家中移位到繁华的街上。
写自己认准了美人的香车,跟前撵后地转圆圈,欲得姑娘之秋波飞眼,掀帘一顾。
唐人李白《陌上赠美人》有诗句云:“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刘禹锡也有诗句写都市春游的热闹景象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可见,紫陌寻春之际,发生过很多与此相似的风流韵事。
这两句词,如果说上一幕之鼓曲求凰尚不失为慧为黠,那么下一幕的随车盘马却就不免乎“痴”了。
因此,“鼓琴”、“盘马”两句,虽同是写对爱情的追求,貌似平列,但却决非简单的语意重复,而是不同层次的情感流露。
在那镜头的跳跃中,有时间的跨度,有事态的发展,更有情感的升级。
这是不同层次情感的真实记录。
上文以排句发端,下文仍以俪句相接。
这种作法叫做“双起双承”。
在结构的转承上,第三句与第一句遥相呼应,回溯“鼓琴”之事。
“流水车音”句承接“紫陌屡盘骄马鞚”。
这里“远山眉”一典,见刘向《西京杂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首句既以司马相如自况,这里乃就势牵出卓文君以比拟伊人,密针细缕,有缝合之迹可寻。
词人似乎从那美人的眉眼之中,看透了美人对自己的爱意。
正因为有这惊鸿一瞥,才使前两句之问略去了的情节进展有了关捩,既以见当时之“鼓琴”诚为有验,又证明后日之“盘马”良非无因。
于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便只剩下一个“盘马”的结局毕竟如何了,这就逼出了与第二句错位对接的“流水车音牵目送”。
那车轮轧轧,似轻雷滚动,一声声牵扯着词人的心,好似从词人的心上碾过一般。
姑娘的辎軿车渐行渐远了,而词人却仍然驻马而立,凝目远送,望断离路。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二句,写词人“目送”心中的美人远去之后,心情郁闷,痛苦不堪,他便借酒浇愁,去喝了一场闷酒,酩酊大醉之后,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衣裳也没有脱便一头栽到床上,拥被睡去。
及至酒醒,已是夜深人静,但觉寒气袭人,又听到寂凉的钟鼓催更之声。
这“寒生”二字,既是实写,也分明写出词人心绪的凄凉、寂寞。
听到那凄凉的钟鼓声,词人心绪也凄凉。
“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回梦中还说梦”二句,词人笔锋两到,一方面以逆挽之势插入前二句间,追补出自己在“拥被”之后、“醉解”之前做过一场美梦,在梦中相亲相爱,百般温存,万种怜爱。
这在笔法上来讲是叙事之词,另一方面,它又以顺承之势紧承前二句之后,抒发其“觉来知是梦,不胜悲”的深沉感慨,自是入骨情语,强作欢笑。
本来一对热烈的恋人,不能朝夕相守,只能在虚幻的梦中耳鬓厮磨,这已十分凄楚、哀怜了,而词人却又“梦里不知身是客”,还要向她诉说这种温馨之梦,这就更衬托出处境、心绪的凄惨。
像这样的“梦中说梦”之“梦”每每发生,其哀感顽艳之程度十分深重。
这两句之中,蕴含了很多重刻骨的相思、铭心的记忆,含泪的微笑与带血的呻吟。
一篇之警策,全在于此。
“梦里相亲”,但凡被爱神丘比特之箭射中了心灵的热恋中人,几乎无不有此情幻,是属对于实际生活现象的直观,诗家、词家、小说家、戏剧家人人能道,还不足为奇;
而“梦中说梦”,则恐怕不是人们——包括作者本人之实所曾经,不能不说是建筑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艺术虚构(或对于生活现象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了,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词人的匠心独运。
成如容易却艰辛,它决非浅于情者对客挥毫之际可以立就的,而是由爱情间阻的极端痛苦这一巨大而沉重的精神负荷从词人的灵魂中压榨出来的。
诚然,《庄子·齐物论》曰:“方其梦者,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云:“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
……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自居易《读禅经》诗也有“梦中说梦两重虚”之句。
贺词末二句的构思似从中得到启发。
但前人以“梦梦”为理喻,显现出冷静的思辨色彩;
词人则用作情话,闪耀着炽热的感性光华。
由道家玄谈、释氏禅悦的语言机锋发展为诗人情词中的艺术杰构,可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了。
此词写男子情痴,与写男子相思的众词相比,其情更深更痴。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比起写闺中少妇的用情程度,也毫不逊色,可谓别具一格了。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主编 .《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 :186-188 . 2、 林方直,王志民主编 .宋词精华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61-62 . 3、 闲斋生编 .1996年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年 :91-92 . 4、 陆国斌,钟振振编 .历代小令词精华 :岳麓书社 ,1993 :267-269 .
愁风月 文翻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正是风清月圆的好天良夜。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因与思念的人长年隔绝,每逢见到清风明月就产生了忧愁。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点起香,对香吟诗,用来排除心中的愁情,但心反而与香一样焦,吟声与虫鸣一样凄凉。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于是就上床睡觉,或许可以与愁苦告别,不料衣带又解不开,越急着想解开,越是解不开,反而打成了一个死结。
参考资料: 1、 伊冷等选注.历朝岁时节令诗:华夏出版社,1999:251 2、 徐东达选编.儿童经典宋词大全 注音·配图:晨光出版社,2001:98
醉中真·不信芳春厌老人 文注赏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厌:厌弃,抛弃。
芳春:指春天。
几度:几回,几次。
莫辞频:不要因太多而推辞。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巧笑:娇媚的笑容。
《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艳歌:美妙的歌喉,有说指描写有关爱情的歌辞。
皆我意:都合我的意思。
恼:引逗撩拨,恼花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上被花恼不彻。
”颠:癫狂。
颠酒: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颠饮》载,唐郑愚等不拘礼节,每春时。
选妖妓,游名园,藉草裸形,去其巾帽,叫笑喧呼,自谓之“颠饮”。
拚(pàn):宁愿,甘愿。
瞋(chēn):同“嗔”,指怒目而视。
物情:物理人情。
真:真情,纯真。
语出李白《拟古》诗:“仙人殊恍忽,未若醉中真。
”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上疆村民,何锐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合订注释本:巴蜀书社,2011:319 2、 萧枫主编.唐诗宋词全集 八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494 3、 (清)上强村民选编 刘峰焘 朱惠国注解.宋词三百首 (第2版):三秦出版社,2005年:127-128 4、 (清)上彊村民编撰.宋词百首:万卷出版公司,2011:75 5、 刘卉宇编著.宋词菁华典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164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这首小令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表现了年老心不老、珍惜春日、及时行乐的豪情。
但是在佯狂的腔调中,似也有愤懑不平的声音,寄寓着无尽的壮志难酬之情。
上片写暮年惜春的情怀,寓有垂老之叹。
起笔写“不信芳春厌老人”言辞耿直率真:“我不相信春天真的会讨厌老人,其实年华已逝的老人,还能拥有几个春天呢?
”率性的表白韵味十足。
“厌”字将春天拟人化,形象生动。
“老人几度送余春”写老人每年都是依依不合地送走了春天,深入地表达了老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惋惜。
“惜春行乐莫辞频”写老人要用实际的行动来珍惜春光,在春天里要及时行乐。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快乐。
在倡导及时行乐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的愤慨和无奈。
下片写惜春行乐之态。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嗔”,写作者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风流快活,听歌观舞,赏花饮酒,不亦乐乎。
“恼”、 “颠”, “拼”三个字则表现出了作者在行乐中癫狂的状态,以至于忘乎所以,直到赏花赏得花恼,饮酒饮得酒颠。
这种忘我的状态暗喻着作者对现实的失意,借行乐饮酒麻醉自己,更添了几许无奈与悲凉。
末句“物情唯有醉中真”一句点明自己醉酒癫狂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超脱于尘俗的乐趣。
这是呼吁人们去从酒杯中寻找感情释放的乐趣。
但透过词人表面上沉溺于醉乡的佯狂姿态,不难体会其内心升腾起的一股愤懑不平之气,不难看出他对人生不得志的无奈和挣扎。
这首词没有委婉曲折的隐晦之语,句句都是直抒胸臆,豪放而洒脱,给人一种疏旷之感。
全篇情致优美,语简意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作者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上彊村民选编;
李森等编译.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5-298 2、 (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哈尔滨出版社,2012:174 3、 程帆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72 4、 张巨才主编.宋词一万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222
鹧鸪天 文
江城子 文
麝熏微度绣芙容。
翠衾重。
画堂空。
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
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
坐疑行听竹窗风。
出帘栊。
杳无踪。
已过黄昏,才动寺楼钟。
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