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花信来时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

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

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245页 2、 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15页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花信:花开的风信、消息。

古人将春天分为二十四番花信,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各种名花按花信顺序开放。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xiù)。

“天与”二句:谓上天赋予了多情之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

分飞:离别。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245页 2、 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15页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翠微:青翠的山气,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间幽深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

啼:叫。

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流莺:指黄莺。

取次:随意、任意。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惊梦觉:从睡梦中惊醒;

弄晴时:弄指卖弄,杜鹃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争奈:怎奈。

惊梦”两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鹃似乎在卖弄叫声,将客人砂梦中惊醒。

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韵意思。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翠微:青翠的山气,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间幽深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

啼:叫。

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流莺:指黄莺。

取次:随意、任意。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惊梦觉:从睡梦中惊醒;

弄晴时:弄指卖弄,杜鹃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争奈:怎奈。

惊梦”两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鹃似乎在卖弄叫声,将客人砂梦中惊醒。

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韵意思。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分调绝妙好词 鹧鸪天:东方出版社,2001:13 2、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

  上片写羁旅行人梦中得到杜鹃“殷勤”劝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时,流莺漫不经心地随意飞鸣,唯有杜鹃善解人意,于百花深处向行人殷勤劝慰。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真南》:“高山郁翠微”;

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白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

“行人”走在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

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下片写杜鹃对行人梦醒之后的声声规劝:羁旅之人一梦惊醒,已是阳光明媚,杜鹃仍在喋喋不休,“声声只道不如归”,本是好心规劝,谁知却帮了倒忙,反而使得羁旅之人益发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积在心的思归怀人之情倾泻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责杜鹃,“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

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

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没有什么办法。

结句以反诘句收束全词,突出行客思归怀人之深切,点明本词题旨,同时又回答了杜鹃“不如归去”的声声规劝,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郁。

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

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

  同样听到一种鹃声,不同的诗人、词家,可以从各自的处境、各样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感受。

杜荀鹤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是愤慨文章无用之言;

韦应物的“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妇之言;

朱敦儒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是痛心国土沦陷,南北亲人不能团聚之言;

范仲淹的“春光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是豁达之言;

杨万里的“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是诙谐之言。

晏几道这首词,则是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之言,写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

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参考资料: 1、 袁建林.杜鹃啼归:杜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57 2、 苏骅.月虽故乡明:乡情篇: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132-133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

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

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

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结伴:这里指相约、邀约。

约:拦阻。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

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

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

结伴:这里指相约、邀约。

约:拦阻。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

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此为采莲词。

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

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

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

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

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

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

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

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

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

或许她们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花不语,水空流”,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

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

“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笑艳秋莲生绿浦。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

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笑艳秋莲生绿浦。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

西风岂是繁花主。

红脸青腰:写荷的红花绿茎。

可恨良辰天不与。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自许:自我期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笑艳秋莲生绿浦。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

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这是一首描写秋莲的词。

可能寓含着某种寄托,比如说怀念那位名叫“莲”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没什么寓意,只是描写秋天的莲花。

我们不能穿凿附会,根据“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是最妥当的。

上片的描写,是把莲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以“照影弄妆”比喻莲花的迎风临水。

这样描写,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

总的说,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实到具体的词章上,则有一番切入展开、承接转换的手段,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

头一句是从红花和绿叶切入,“笑艳秋莲生绿浦”,“笑”写花之神情,“艳”写花之色泽,“绿浦”则将荷叶铺满了池塘。

接着展开描写,“红脸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莲花叠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红花是她的脸,青梗是她的腰,美艳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现出来。

花与人的结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类的联想,故而说“旧识凌波女”,把这种联想的范围沿着“旧识”所指示的时间轨道更进一步地拓展开来。

写到“弄妆娇欲语”,已是神情毕见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笔锋陡然一转,落到了“西风岂是繁花主”一句上。

“西风”二字与首句的“秋莲”相呼应,亦属点题,而繁华无主则是感叹秋莲之终将凋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从此牵走了她的心神。

闺楼之上,年轻的妻子时时挂念他,只觉得绣被不暖,春夜更寒。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节过了,梨花又谢了,依旧不见丈夫的身影。

相思之苦向谁诉说?

秋千架下她默默伫立,背过脸儿暗自叹息。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宋词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第72页,2008.7,第72页:第72页 2、 江龙主编;

廖亚,李苗苗,王坤娜等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 学生彩图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01,第120页,2012.01,第120页:第120页 3、 禾火,王彦丽.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7,第54页

清平乐·烟轻雨小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烟轻雨小。

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

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

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烟轻雨小。

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

一夜红梅先老。

紫陌:多称京城的道路。

香尘:芳香之尘。

谢客:南朝宋谢灵运小字客儿,时人称为谢客。

旋题罗带新诗。

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强半:过半。

花信:春花开时,有风应期而来,称花信或花信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烟轻雨小。

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

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

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这是一首伤春惜别的词。

上片写春光归去匆匆,一夜细雨轻烟过后,池塘草绿,红梅变老,春天也就过去了。

下片写离愁缠绵不断,只有通过做诗题句以追怀相聚的美好时光。

而当春寒去后,花信风轮番吹拂之时,那离别相思的愁绪更是难以排遣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疏梅月下歌金缕。

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

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

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

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疏梅月下歌金缕。

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

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文君:西汉时临邛富贵卓王孙之女卓文君。

此处借指歌妓。

苹香已有莲开信。

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

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两桨”句:乐府《莫愁乐》:“莫愁在何处?

莫愁在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醉后”句: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诗:“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庭花香信尚浅。

最玉楼先暖。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

谩寄与、也应归晚。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庭花香信尚浅。

最玉楼先暖。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香信:即花信。

花信尚浅,犹言离开花时日尚早。

花信,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最玉楼句:与“春江水暖鸭先知”意近,是说刚刚有有一点春天的气息,思妇就感到春意了。

梦觉二句:梦觉,睡醒。

衾,被子。

二句说梦中到了江南,而在香衾中醒来,江南依旧在遥远的地方。

香衾,一本作“春衾”。

回纹锦字暗剪。

谩寄与、也应归晚。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回文锦字:前秦窦滔因罪被徙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寄滔。

武则天《璇玑图序》说它“五色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首,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谩:徒然。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难。

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藏乌:意同藏鸦。

喻枝叶深茂。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难。

“欲寻”句:用唐人红叶题诗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3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