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文赏
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
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
此即情与景合也。
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
“千山”两句,景中显情。
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
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
这既是写实景,也是词人(天涯客)对所处的恶劣环境与自身的悲苦命运的一种写照。
上片借景寄情。
“霜花”两句,叹时光迅逝。
“霜花”,指秋菊,黄巢《咏菊》诗中即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披黄金甲。
”此处是说:秋终冬近之时,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一枝傲霜,显示出了春天般的缤纷色彩。
然韶华易逝,我们(指词人与吴见山)也已临近了暮年,但却犹各自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名利场中。
因此让我们且为这已经消逝的美好年华而举杯凭吊,浮一大白吧。
“海烟”两句,写景寄情。
此言暮天夕阳返照天空,显出来半截美丽的彩虹(南人俗名为“冲”)。
词人见之更把它联想成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而成的七彩鲛绡化成的景象。
此既是写景,也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叹在。
下片也是托物寄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文
花心动·柳 文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
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
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
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
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诉衷情·秋情 文
浣溪沙·桂 文赏
曲角深帘隐洞房。
正嫌玉骨易愁黄。
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
可怜人似月中孀。
曲角深帘隐洞房。
正嫌玉骨易愁黄。
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
可怜人似月中孀。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或作“纱”。
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
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 《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词,仄韵始自李煜。
《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多用对偶。
上片“曲角”三句咏桂。
言桂树似新娘般的深藏在曲径深处,不露她的真面目。
她好像又在哀愁枝上的花蕾将由白变黄,这就好像是人的年齿徒长,青春难再一般。
“玉骨”青春的象征;
“愁黄”年岁渐长,青春难留之愁也。
此非花愁,而是词人之愁。
可是在这八月中,又只有那一树桂香独占秋景。
一“占”字,突出了桂花的风光。
结句盛赞八月桂花。
下片“夜气”三句,由桂花联想及人。
言闺中少妇独身难眠,秋夜寂寞更添绵绵愁思。
人虽是直至深夜才傍枕,但却辗转反侧,越想越是清醒,以至于一夜无眠。
可是清晨时她却又懒于开窗起床,因为反正起来后也是无所事事,所以不妨再睡睡懒觉罢。
这种形孤影单的生活,分明就是月中嫦娥在地上的翻版。
“月中孀”,即指孀娥,因嫦娥弃夫奔月,独守广寒宫,故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水龙吟·寿梅津 文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
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
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
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
宫帽鸾枝醉舞。
思飘扬、仙风举。
星罗万卷,云驱千阵,飞毫海雨。
长寿杯深,探春腔稳,江湖同赋。
又看看、便系金狨莺晓,傍西湖路。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文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
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
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文注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
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
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
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
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
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乍洗梅清:一本无“乍”字。
清:一本作“青”。
钓卷:一本作“钩帘”。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
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
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
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阴晴:一本作晴阴。
眼:一本作“看”。
“越王”二句:一本作“越山更上,台最高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东风第一枝·倾国倾城 文赏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
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
铅华不御。
漫道有、巫山洛浦。
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
曾被月、等闲留住。
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
不教歌舞。
恐化作、彩云轻举。
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
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
铅华不御。
漫道有、巫山洛浦。
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
曾被月、等闲留住。
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
不教歌舞。
恐化作、彩云轻举。
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倾国”两句,点出“情”系何物。
此言情之所衷,则“情人眼里出西施”,自然她定是倾国倾城貌,天下第一美女之尊号也非她莫属矣。
情,似花妖艳而非花,似雾朦胧而非雾,情实是为一种发诸心端的感性表现矣。
“春风”三句,承上继续发挥。
言情之所衷,故心上人理应比西子妖娆,比玉环更显得宁静脱俗。
她在情人心目中有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诗)的处在独步群芳的至尊地位。
“铅华”两句,继续承上发挥。
说在情人眼里,她虽不施脂粉,却是“清水出芙蓉”,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洛水宓妃也比不上她的美貌。
“似恁地”两句,点明系单相思。
言词人心目中这样一个标致无双,完美无缺的绝代佳人,却被人为地深藏在画楼深处,使之无缘相见,只能以单恋、梦想聊解相思耳。
“曾被风”两句,设想“画楼”中人的生活起居。
言这位佳人住在画楼中,春风却可以轻易吹拂她的面容,秋月也可以随便照亮她的倩影。
这也是对己之不能一见其面,作无奈的感叹。
“似花”两句,再赞其美照应上片。
言这位佳人似花鲜艳而胜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飘逸,所以花为之羞闭,柳也心生嫉妒也。
“不教”两句,臆想也。
言心中的美人啊千万不要叫她歌舞,恐怕她翩翩起舞时化作彩云飞升而去。
“信下蔡”两句,总结其美,为她作词而歌之。
“信下蔡”一句,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句意“惑阳城、迷下蔡”。
“阳城、下蔡”都是楚国贵公子的封地,这里泛指纨绔子弟。
“宋玉”,屈原弟子,词赋家,这里借代词人自己。
词人说:情之所衷正如宋玉所说可以“惑阳城、迷下蔡”,左右一切矣。
因此我且填上这首《东风第一枝》词,作为对她的歌颂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惜秋华·七夕 文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
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
轻俊。
度金针、漫牵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