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庚申除夜 文翻注译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
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黄向飞校注.纳兰诗:岳麓书社,2012.09:第42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4页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谓:“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罗衫。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黄向飞校注.纳兰诗:岳麓书社,2012.09:第42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4页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
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谓:“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罗衫。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参考资料: 1、 王友胜,黄向飞校注.纳兰诗:岳麓书社,2012.09:第42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4页
梦江南·昏鸦尽 文翻译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鸦掠过天空,远而飞去,自己却满怀着怨恨,临风独立。
眼下是急雪翻飞,有如柳絮散落香阁。
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
此时此刻,心字香烧成灰烬,自己的心也已冰冷。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鸦掠过天空,远而飞去,自己却满怀着怨恨,临风独立。
眼下是急雪翻飞,有如柳絮散落香阁。
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
此时此刻,心字香烧成灰烬,自己的心也已冰冷。
昏鸦:黄昏时分,昏暗不明的乌鸦群。
急雪二句:意思为柳絮好像飘飞的急雪,散落到香阁里,微微的晚风又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梅花。
香阁,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
胆瓶,长颈大腹,形如悬胆之花瓶。
心字:即心字香。
明杨慎《词品·心字香》:“范石湖《骖鸾录》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
’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文翻译赏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苔藓,晶莹的泪水难以消除。
清韵声声,那不是谁在用犀槌敲击乐器,而是她头上的凤翅触碰到了青竹发出的清雅和谐的响声。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无限,应该将这些用端砚写成诗篇。
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鹦鹉,当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90页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苔藓,晶莹的泪水难以消除。
清韵声声,那不是谁在用犀槌敲击乐器,而是她头上的凤翅触碰到了青竹发出的清雅和谐的响声。
土花:此处指器物上的锈蚀斑迹。
犀椎:即犀槌。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
凤翘:凤形首饰。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无限,应该将这些用端砚写成诗篇。
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鹦鹉,当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
端溪:溪名,在广东高要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瑞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
端溪紫,指端溪紫石砚。
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90页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这是一首抒写秘恋之情的词作。
上片写一对恋人偷偷在竹林中幽会的情状。
首句点出幽会地点,次句写二人相见后,心潮澎湃,相对垂泪。
三四两句写幽会时难忘之事:恋人头上的凤翘碰到了青竹,发出动听的声音,使人久久不能忘却。
下片写两人分别后,主人公独自一人时的情状。
首二句写主人公欲以笔墨寄托情怀,结尾二句,他又幻想借鹦鹉向恋人传情达意,一举一动,痴情流露,真情可感。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深隐的恋情,用苔藓遍布的竹子和晶莹难以消除的泪水来打开全词,这段恋情的苦楚,真的是如泪如疤。
总体来说,这首词的写作风格清新淡雅,虽然不能算是纳兰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但将相思之苦刻画得淋漓尽致,也算是一首别致的小词。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64页 2、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1,第18页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文注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
待听邻女唤梳头。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梦回疑在远山楼。
微晕娇花:谓天色刚明,即隐约地露出了花朵的美丽形貌。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
待听邻女唤梳头。
金屈戍:屈戍,亦作“屈戌”。
门或窗上的铜制环钮、搭扣。
此处代指闺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水龙吟·题文姬图 文翻注译赏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般都是容易动情生愁。
柯亭笛响已绝,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战乱被虏往胡地。
万里迢迢的他乡,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确实辛苦。
她用卷叶吹奏出鸣鸣的笛音,将此生所有的愁怨,从头谱曲。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她本应成为汉家的贵妇,而今却做了胡人的妻室。
塞北严寒,在凄厉的笳管声中,她思念的泪水如雨水般应声而落。
重新展开《文姬图》细看,千载悠悠,她美好的容颜依旧,只是孑然一身。
怪老天尽把人间的厚福,都给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参考资料: 1、 徐燕婷 朱慧国 .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312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须知”二句:谓要知名士与美人是多情而敏感的,他们最易生愁动感。
倾城,代指美女。
柯亭:即柯亭笛。
相传蔡邕(蔡文姬之父)用柯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此地盛产良竹)之竹制笛。
晋伏滔《长笛斌》:“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
柯亭之观,以竹为椽。
邕仰而盯之曰:‘良竹也。
’取以为笛,奇声独绝。
历代传之,以至于今。
”四弦,指蔡文姬所弹奏之琵琶。
琵琶为四根弦,故云。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瑶台伴侣:谓蔡文姬本可以成为汉家的贵妇人,或是宫中的后妃。
瑶台,美玉砌筑之楼台,代指华丽之楼阁,或神仙所居之处,此处借指汉家天子。
觱(bì)篥(lì):古代簧管乐器名。
又称“茄管”、“管头”。
出自西域龟兹,后传入内地。
唐刘商《胡茄十八拍》第七拍:“龟兹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尺幅重披:谓用图画重新描绘了文姬赴漠北的情景。
尺幅,以小幅的绢或纸作画。
披,披露、陈述。
宋曾巩《祭晁少卿文》:“会合乖阔,则有书问,开纸披辞,犹若际遇。
”此处引申为“摹画出”之意。
依然无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胡虏。
”騃(ái):痴,愚。
参考资料: 1、 徐燕婷 朱慧国 .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312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般都是容易动情生愁。
柯亭笛响已绝,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战乱被虏往胡地。
万里迢迢的他乡,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确实辛苦。
她用卷叶吹奏出鸣鸣的笛音,将此生所有的愁怨,从头谱曲。
“须知”二句:谓要知名士与美人是多情而敏感的,他们最易生愁动感。
倾城,代指美女。
柯亭:即柯亭笛。
相传蔡邕(蔡文姬之父)用柯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此地盛产良竹)之竹制笛。
晋伏滔《长笛斌》:“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
柯亭之观,以竹为椽。
邕仰而盯之曰:‘良竹也。
’取以为笛,奇声独绝。
历代传之,以至于今。
”四弦,指蔡文姬所弹奏之琵琶。
琵琶为四根弦,故云。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她本应成为汉家的贵妇,而今却做了胡人的妻室。
塞北严寒,在凄厉的笳管声中,她思念的泪水如雨水般应声而落。
重新展开《文姬图》细看,千载悠悠,她美好的容颜依旧,只是孑然一身。
怪老天尽把人间的厚福,都给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瑶台伴侣:谓蔡文姬本可以成为汉家的贵妇人,或是宫中的后妃。
瑶台,美玉砌筑之楼台,代指华丽之楼阁,或神仙所居之处,此处借指汉家天子。
觱(bì)篥(lì):古代簧管乐器名。
又称“茄管”、“管头”。
出自西域龟兹,后传入内地。
唐刘商《胡茄十八拍》第七拍:“龟兹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尺幅重披:谓用图画重新描绘了文姬赴漠北的情景。
尺幅,以小幅的绢或纸作画。
披,披露、陈述。
宋曾巩《祭晁少卿文》:“会合乖阔,则有书问,开纸披辞,犹若际遇。
”此处引申为“摹画出”之意。
依然无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胡虏。
”騃(ái):痴,愚。
参考资料: 1、 徐燕婷 朱慧国 .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312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
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
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这阕《水龙吟》是容若长调中的佳作。
整篇以蔡文姬生平事打底,夹叙夹议。
转折起伏间行云流水,笔力不坠,情感真挚,感慨更是惊心。
此词又有两种解读:有词家认为是容若在借文姬事咏吴兆骞事。
"名士倾城",名士即指汉槎。
"非生非死"句则用吴梅村送汉槎的诗"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毡裘夫妇"是叹吴妻葛氏随戎宁古塔。
由此论断此词当作于汉槎自塞外还不久。
苏雪林则认为这仍是容若在借古事咏自身感情的不幸,"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似是在叹恋人入宫,两人之间如远隔重山。
而词意也是在感慨与恋人之间事多坎坷流离,像文姬一样身不由己。
两种说法可结合起来看,人的思路和情绪是共通交融的,也许他的确是在借文姬图咏吴汉槎的遭遇,然而由此牵引了情绪联想到自身事,笔下有所流露亦是合情合理。
容若用极洗练的话道尽了文姬一生坎坷。
一路读下来,文姬的身世和容若的感慨相互交融,词脉清晰,情感丰盈。
首先是蔡邕之死。
东汉末,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
董卓在朝中倒行逆施,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
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
:在相传蔡邕曾盛赞今绍兴西南柯亭的良竹。
"此地之竹制笛,奇声响绝。
"柯亭响绝,是说蔡邕已死。
。
董卓死后,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
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正是所谓的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
"容若也算文姬知音了。
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远适异域,依然要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被掳掠的蔡文姬!
她从一个名门闺秀,沦落到饱受番兵凌辱和鞭笞的落难女,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心境的落差是可想而知的。
这年她二十三岁,初嫁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
为乱军所掳,流落匈奴十二年。
后人怜她际遇,绘文姬图,仿佛窥见她在匈奴时苦况,也不过是隔靴挠痒。
这十二年,虽然她嫁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婚姻不算困苦,并且以她的聪明也很快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甚至学会了吹奏民族乐器"胡笳"想来文化的沟通上也不艰涩,但是文姬自幼受汉文化熏陶长大,自有坚持。
何况古时交通交流一概闭塞,一个女子流落域外始终是此身良苦。
若非实在难以割舍,文姬也不会选择抛下两个儿子回到中原。
文姬自幼精通音律,某夜蔡邕弹琴,弦绝。
文姬侧耳听之:"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
"故断一弦问之,又对曰:"第四弦"。
并不差谬。
光阴闪烁。
很多事在少年时不觉得怎样,人越大,少时之事越翻覆如尘,如花刺细微刺心。
此时,黄昏的塞外,戈壁滩上落日如血,就是有高山流水的雅才又怎样呢,面对着黄沙白草,用卷叶吹起的曲子叫"平生恨"。
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是高傲语,又是冷落失意之言。
孑然抛却了自鸣得意。
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
更是沉痛。
人复杂,世情更如藤蔓纠结不清,不会按照预想的方向行进,沁入血骨的是绝色聪明人才能生出的无奈和感慨。
参考资料: 1、 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75-176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文翻译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
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
好处便轻别。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
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窗外吹来五更的寒风,这寒冷的造成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
独自孤眠,秋夜冰冷的被子多出了一半,我拥着被子坐起来,望着窗外的残月回忆往昔。
争教清泪不成冰?
好处便轻别。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怎么能使清泪不长流至结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把离别的事放在心上。
这因离别而感伤的心绪,还是留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冯其庸特邀顾问;
尹小林主编,,.纳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07:第227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79页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
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窗外吹来五更的寒风,这寒冷的造成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
独自孤眠,秋夜冰冷的被子多出了一半,我拥着被子坐起来,望着窗外的残月回忆往昔。
秋衾(qīn):秋夜冰凉的被子。
争教清泪不成冰?
好处便轻别。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怎么能使清泪不长流至结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把离别的事放在心上。
这因离别而感伤的心绪,还是留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争教:怎教,怎么才能。
好处:欢合情浓之时。
拟把:打算把。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冯其庸特邀顾问;
尹小林主编,,.纳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6.07:第227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79页
点绛唇·一种蛾眉 文翻译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
就像那愁苦之时下垂的眉毛不如欢乐时上弯的眉毛好一样。
被滞留在北国的庾信年纪未老,为何过早地开始伤心呢?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白色墙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晖,竹影在窗棂间轻轻摇曳。
相思的人独守空闺,直到乌鸦声起、清晓将至,月亮也落下来了,徒留一人对影凭吊。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纳兰词:凤凰出版社,2012-05-01:36-37 2、 子艮.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2012-07-01:38-39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
就像那愁苦之时下垂的眉毛不如欢乐时上弯的眉毛好一样。
被滞留在北国的庾信年纪未老,为何过早地开始伤心呢?
一种:犹言一样、同是。
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细长,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
此借指月亮。
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
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弯。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骈文写得尤好,著有《伤心赋》,伤其女儿与外孙相继而去时的悲伤。
词人二十三岁丧妻,故以庾信自况。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白色墙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晖,竹影在窗棂间轻轻摇曳。
相思的人独守空闺,直到乌鸦声起、清晓将至,月亮也落下来了,徒留一人对影凭吊。
素壁: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斜晖:指月光。
乌啼:乌鸦鸣叫。
又下西楼:指月落。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纳兰词:凤凰出版社,2012-05-01:36-37 2、 子艮.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2012-07-01:38-39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文翻译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波渺渺,柳依依。
双蝶绣罗裙的女子,你与幸福,只有一朵花的距离。
但是春天却送来绵绵细雨,让你久坐闺中,辜负了美好的芳春。
天晴的时候,双燕已归,柳枝低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娇嗔如你,一春弹泪话凄凉。
寒夜到来,你掩上望归的门。
默默地,朱粉不深匀,闲花春。
想他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瑶阶上。
柔肠已寸寸,粉泪已盈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波渺渺,柳依依。
双蝶绣罗裙的女子,你与幸福,只有一朵花的距离。
但是春天却送来绵绵细雨,让你久坐闺中,辜负了美好的芳春。
天晴的时候,双燕已归,柳枝低垂。
廉纤 :1: 细小,细微。
多用以形容微雨。
唐 韩愈 《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 宋 黄庭坚 《次韵赏梅》:“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妆。
” 宋 陈师道 《马上口占呈立之》:“廉纤小雨湿黄昏,十里尘泥不受辛。
”2: 借指细雨。
宋 叶梦得 《为山亭晚卧》诗:“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
” 宋 赵蕃 《衢州城外》诗:“才得新晴半日强,廉纤又复蔽朝光。
” 清 陈维崧 《渡江云·欲雪》词:“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
弹指:《翻译名义集》:《僧祗》云:(二十瞬为一弹指。
)此状寂寥抑郁之态。
弹击手指,以表示各种感情。
一声句:意谓弹指一算离别日久,竟辜负了美好的春光,遂孤寂无聊,实在无语可述。
弹指:指极短暂的时间。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娇嗔如你,一春弹泪话凄凉。
寒夜到来,你掩上望归的门。
默默地,朱粉不深匀,闲花春。
想他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瑶阶上。
柔肠已寸寸,粉泪已盈盈。
小屏山色远:此系描绘眺望之景,谓远山仿佛是小小的屏风。
亦可解做小屏风上绘有远山之画图。
温庭筠《春日》:“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妆薄:谓淡妆。
瑶阶:本指玉砌的台阶,后为石阶之美称。
金缕鞋:绣织有金丝的鞋子。
南唐李煜《菩萨蛮》:“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文翻译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
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
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
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中华书局,2004年05月第1版:第4页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
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
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
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纤:细小。
语密:缠绵的情话。
翻:反,却。
珊(shān)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
泫(xuàn):流泪。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中华书局,2004年05月第1版:第4页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文翻译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黄昏时分又听到城头传来号角声,病中的我勉强坐起,心情不佳。
药刚刚煮沸,灯烛发出青色的光焰,快要烧尽的熏香散发半缕青烟,又勾起无限伤感。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自古以来多情者总是多病,我照着镜子,叹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
读一句你的《弹指词》,泪水突然滑落,拜托东风不要把我在病中对你的思念诉与你知道。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43页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黄昏时分又听到城头传来号角声,病中的我勉强坐起,心情不佳。
药刚刚煮沸,灯烛发出青色的光焰,快要烧尽的熏香散发半缕青烟,又勾起无限伤感。
短檠(qíng):短柄之灯。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自古以来多情者总是多病,我照着镜子,叹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
读一句你的《弹指词》,泪水突然滑落,拜托东风不要把我在病中对你的思念诉与你知道。
“清镜”句:谓揽镜自照,看到那清瘦的形影着实令人怜惜。
清镜,即明镜。
清影,清瘦之形影。
“一声”句:此言吟唱一声《弹指词》便伤心得泪下如丝。
弹指,此指顾贞观之《弹指词》。
央及:恳请、请求。
玉人:对所爱者的爱称。
张先《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