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鸣奏曲。

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

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

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

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趁着明媚春光,和园中的花朵都打声招呼。

告诉她们不能贪睡,要早些开放。

推开碧纱窗,让那古琴的琴声再优雅一点,飘得再远一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惊晓漏二句:意谓清晓,漏声将人惊醒,但却依然贪睡。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酿花:催花开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鸣奏曲。

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

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

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

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

惊晓漏二句:意谓清晓,漏声将人惊醒,但却依然贪睡。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趁着明媚春光,和园中的花朵都打声招呼。

告诉她们不能贪睡,要早些开放。

推开碧纱窗,让那古琴的琴声再优雅一点,飘得再远一点? 酿花:催花开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

一“惊”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微娇嗔恼怒之意,分明睡得香甜,不料漏声扰人清梦,合是十分该死。

本就恋梦,这一醒来方知春暖花开,正是春眠天气,遂倦意袭来,无法抗拒。

且看这句“格外娇慵只自怜”,“娇慵”谓柔弱倦怠的样子,李贺《美人梳头歌》中就有“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的句子,想必本词的女主人公也同这位女子一样,满脸睡意,辗转反侧,别有一番风韵。

而“格外”一词,更是把这位慵懒的女子渲染得楚楚动人,似有千般柔情。

是也,春天是生命生长,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春愁暗滋,风情难抑的时候,少女们面对着春日美景而暗自生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现在,这位女子醒了。

那么醒后干什么去呢?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明媚的阳光,和园中的花朵打招呼,催促它们早点绽放。

的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

遂要这个晨起的小女子,去催促百花你争我赶竞相开放,免得错过了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而后悔不迭。

然后推开碧纱窗,好让自己优雅的琴声飘得更远一些。

词写此处,这位少女的春感,已转悠远、朦胧,同时又挟有一分淡淡而莫名的愁思,可谓言尽意不尽,含蓄蕴藉而后留白深广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

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分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

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29页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如丝:形容绵绵不绝。

孤枕:独眠。

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紫塞:边塞.长城。

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

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天将”句:事实是多情酿愁味。

倒转其辞,益见愁浓,亦合平仄。

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

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鸳鸯(yuān yāng):伴侣、情侣的意象。

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29页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

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如丝:形容绵绵不绝。

孤枕:独眠。

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紫塞:边塞.长城。

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

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分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

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天将”句:事实是多情酿愁味。

倒转其辞,益见愁浓,亦合平仄。

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

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鸳鸯(yuān yāng):伴侣、情侣的意象。

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29页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骑一匹骏马,驰过长堤,步步催马,鞭影横飞,我要看尽这春色的美。

骏马飞奔,马鞍两边垂障上的轻尘腾飞。

路旁女子含情脉脉,目光炯炯有神,好比吴地佳丽的眼渡。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我游遍全城,骑马归来,带回一缕春的芬芳。

是谁主持了一场樱桃宴会,要来庆贺新科进士们。

东风徐徐,蜡烛被吹得跳跃起来,弄得它“泪流满面”。

去年的燕巢中钻进了新来的燕子,一切似乎如此春风得意。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135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0:第115页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骑一匹骏马,驰过长堤,步步催马,鞭影横飞,我要看尽这春色的美。

骏马飞奔,马鞍两边垂障上的轻尘腾飞。

路旁女子含情脉脉,目光炯炯有神,好比吴地佳丽的眼渡。

鞭影:马鞭的影子。

鄣:同“障”。

阻塞,阻隔。

鄣泥:即马鞯。

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泥土的东西。

嫩水:指春水。

吴姬:指吴地的美女。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我游遍全城,骑马归来,带回一缕春的芬芳。

是谁主持了一场樱桃宴会,要来庆贺新科进士们。

东风徐徐,蜡烛被吹得跳跃起来,弄得它“泪流满面”。

去年的燕巢中钻进了新来的燕子,一切似乎如此春风得意。

啮(niè)膝:良马名。

樱桃宴: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

始于唐僖宗时期。

后来也指文人雅会。

旧垒:旧时的堡垒、营垒。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135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0:第115页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

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

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石榴:石榴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著力:用力、尽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

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

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石榴:石榴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

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著力:用力、尽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鬓云松令·咏浴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鬓云松,红玉莹。

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

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

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

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鬓云松,红玉莹。

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

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红玉:红色宝石,比喻女子红润之肌肤。

晕入句:意谓微微泛起红润的肤色。

露华清,人语静。

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

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露华:清冷的月光。

唐杜牧《寝夜》:“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青莺镜:《鸳鸟诗序》云即镜子。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南朝梁范泰《鸾鸟诗序》云:宾王于峻祁之山,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

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

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后以青鸾代指为镜。

罗袜:此为描绘女子沐浴的情景。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罗袜,丝罗所制之袜。

此处代指女人之足。

 凌波,比喻女子步履轻盈,行于水上。

此处谓拨动所沐浴之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

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

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

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10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373页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

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

无边:此处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典。

这里是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

楚天:《文选·宋玉高唐赋序》云:“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后来在诗文中便以此作为男女情事的常用之典。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

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堕(duò):落下。

灵雨:好雨。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信人。

”笺:“灵,善也。

”红:水草,又称水荭。

浦溆(pǔ xù):水畔,水边。

唐杨炯《青苔赋》:“桂舟横兮兰触,浦溆回兮心断续。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10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373页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黄昏时分,夕阳依依,暮掩小楼,朱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

依靠着栏杆,看那残阳斜晖,心中难掩愁绪。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那位盈盈动人的女子骑马而过,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却也别有一番妩媚风流。

她见到有陌生人就脸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133-134 2、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40-41 3、 孟斜阳.忆来何事最销魂 纳兰容若的词与情.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2.05:11-12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斜控:斜斜地垂挂。

控,下垂、弯曲貌。

阑(lán):同“栏”,栏杆。

无绪:指没有心情,百无聊赖。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盈盈:谓仪态美好。

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

盈,与“赢”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薄妆浅黛(dài):指妆容淡雅。

浅黛:谓眉画的浅淡。

风流:指动人的风韵。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133-134 2、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40-41 3、 孟斜阳.忆来何事最销魂 纳兰容若的词与情.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2.05:11-12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黄昏时分,夕阳依依,暮掩小楼,朱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

依靠着栏杆,看那残阳斜晖,心中难掩愁绪。

斜控:斜斜地垂挂。

控,下垂、弯曲貌。

阑(lán):同“栏”,栏杆。

无绪:指没有心情,百无聊赖。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那位盈盈动人的女子骑马而过,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却也别有一番妩媚风流。

她见到有陌生人就脸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

盈盈:谓仪态美好。

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

盈,与“赢”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薄妆浅黛(dài):指妆容淡雅。

浅黛:谓眉画的浅淡。

风流:指动人的风韵。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133-134 2、 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40-41 3、 孟斜阳.忆来何事最销魂 纳兰容若的词与情.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2.05:11-12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该篇采用叙事的手法,正所谓“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

所以显得更为奇妙。

  上片情语出之于景语,写女子意兴阑珊之貌。

首句点明时间是黄昏,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朱帘斜斜地垂挂在软软的金钩上,一副颇无心情的懒散样子。

“倚阑无绪不能愁”是说这位女子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此三句以简洁省净之笔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时分深闺女子倚栏怀远图,为下阕骑马出游做好铺垫。

  下片亦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但同时描绘了一个细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这位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

“有个盈盈骑马过”一句,清新可喜,与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盈盈”一词,形容女子,有说不出的熨帖生动。

“薄妆浅黛亦风流”一句则凸现了她的风情万种,“薄”、“浅”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说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

末句言,“见人羞涩却回头”。

这只是少女一个极细微的,几乎叫人难以察觉的动作,词人却捕捉到了,轻轻一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娇羞的复杂心情。

可以说骑马少女薄妆浅黛羞涩回头的神态,把原本显得低沉的夕阳、小楼、斜挂的朱帘、软垂的金钩及无聊的心绪衬托为一幅情景交融、极具美感的画卷,读来口角生香,有意犹未尽之感。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3月:217-218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透过小窗望去,春雨打湿了红花,春光将尽。

雨停了,却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谁看到她穿着单薄的衣衫,低垂着头,抱膝思量的孤独身影。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把酒独酌,无限凄凉。

曾像做梦一样地在回廊里与她相遇,让我伤心断肠。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红影:指鲜花的影子。

瘦尽: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将尽。

雨余:雨后。

低髻(jì)子:低垂的发髻,指低垂着头。

髻子,发髻。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持觞(shāng):举杯。

觞:酒杯。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透过小窗望去,春雨打湿了红花,春光将尽。

雨停了,却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谁看到她穿着单薄的衣衫,低垂着头,抱膝思量的孤独身影。

红影:指鲜花的影子。

瘦尽: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将尽。

雨余:雨后。

低髻(jì)子:低垂的发髻,指低垂着头。

髻子,发髻。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把酒独酌,无限凄凉。

曾像做梦一样地在回廊里与她相遇,让我伤心断肠。

持觞(shāng):举杯。

觞:酒杯。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

待听邻女唤梳头。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梦回疑在远山楼。

微晕娇花:谓天色刚明,即隐约地露出了花朵的美丽形貌。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

待听邻女唤梳头。

金屈戍:屈戍,亦作“屈戌”。

门或窗上的铜制环钮、搭扣。

此处代指闺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678910 共233条